第四十七章 收账_太子他不肯和离
哦耶小说网 > 太子他不肯和离 > 第四十七章 收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七章 收账

  第四十七章收账

  翌日一大早,白殊带着人离开离奉城。

  队伍中除了白殊的马车,还另有两辆车跟着,据说是白殊在城中采买的仆役,一百二十名东宫卫护得严严实实。

  武凉知县硬着头皮来送行。他不敢不来,昨天城里竟然有人胆大包天,企图利用楚溪侯的善心,将其骗进家中杀害。

  楚溪侯再无权无势都好,只看他身边如此多的东宫卫,别管是保护还是监视,总之这都代表太子不允许他现下出事。可偏偏就出事了,还吓得楚溪侯都顾不上休养,决定马上就走。

  知县昨日寻不到幕僚,自己思来想去,最终跑去驿站告罪。结果不仅没见到人,准备的一箱大礼还都没送出去。今日只得忐忑不安地来送人,想再探探白殊的口风。

  白殊没下车,只挂起帘子与知县说话。

  知县牢记着不掺和神仙打架的原则,绝口不提知州府与通判府前夜的变故,只一心分辨自己的无辜,没能看透黄四竟是如此凶恶之徒。

  白殊耐着性子安抚他几句,却让知县听得感动不已,心道“楚溪侯真不愧是心善的仙人”。他还待再多说,却突然感觉到似曾相识的被猛兽盯上的心慌感。

  知县转眼往旁边一看,果然见到那个骑马护在车边的东宫卫在瞪自己——剃掉胡子,模样却仿佛更凶了。

  那护卫微弯下`身,沉声道:“楚溪侯,再不动身,今日恐回不到大营。”

  城门官为难地问:“这……其他两辆车不查看了吗?”

  车夫一抖缰绳,车子便缓缓动起来。在众多东宫卫的环护下,三辆马车慢慢穿过城门。

  只是这两县的知县不上心,病区情况比青淄县山谷和华渝县糟糕不少,甚至还出现先前曹御史送来的肥皂被分给县中富户的事。

  他啧了一声:“够狠的。”

  他干脆直接问:“能救下五娘子她们吗?”

  余下两个受灾县分别与青淄、华渝相邻,决堤的黄河水流经此处,进入另一条河。被淹的村子靠近青淄、华渝两县,一部分灾民去往那两处县城,留下的灾民和病患人数都不多。

  知县斥道:“查什么查,不是说了是楚溪侯采买的仆役,有什么好看的!”

  知县顿时不敢再多说,只让城门官赶紧放行。

  白殊对知县拱拱手,放下车帘。

  在谢煐的震慑之下,白殊很快和大夫们理顺病区。待情况安稳下来,谢煐在每县留下九十名东宫卫,只由孟大那两什人护送着返回大营。

  可白殊没想到,今日自己带队,他竟然也不查,枉他们还专门给那个幕僚做了伪装。

  车子出城不到十里,白殊就受不住地赶紧下车,上了谢煐的马。

  如此,能躲过天子耳目的时间还有三天。

  此次搜出来的账,已经于昨日以赈灾治疫物资之名,被前一队东宫卫押走。当时带队的人扮成太子,知县自然不敢检查。

  他给谢煐递上一份摺本:“多亏刘家那位账房能干,臣已将平王等人豢养私兵的相关账目全部分出,并且做好汇总。”

  但在那之前,要给青州的所有事情做个了结。

  有这样的糊涂父母官,这一县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。

  谢煐摇下头:“不,先唤扎巴。五娘子来路不简单,他在山谷里停留这么久,该能看出些东西。”

  接下来,需得尽快安排灾民回村,抢在八月种下越冬粮。谢煐先前已经统计过数量上呈奏章,碍于平王这个重量级人质,如今贷给灾民的粮食与粮种朝廷都已经安排妥当。

  张峤笑道:“治下出现如此大事,他却没有察觉上报,最少也是个革职永不起复。若是再被查出和知州等人有什么牵扯,估计还会被流放。”

  私兵处的缴获早早便已送回大营,修堤的队伍也比谢煐这边早一日回到。谢煐与曹御史约定的回营时间是七月三十,曹御史身边的东宫卫也会将时间拖到那一日。

  谢煐却道:“平王还须留着。若是此时让他死了,天子必会全力扶持宁王。但只要平王还在,哪怕暂时失势,朝中平衡也不会被打破。”

  白殊这才听得舒心些。

  张峤哪里敢接,忙道:“那些好东西三郎当留着自用,我身子硬朗,多睡几天也就补回来了。”

  离奉城这边出乎意料地顺利,白殊他们赶回去时,冯万川也才带队离开华渝县。

  白殊想想,又道:“其实我们可以私下里把人放走,大煜那么大,找地方藏几个人还是行的。就不会便宜了平王。”

  张峤眼下一片青黑,可见这段日子也是忙得晕头转向。

  白殊与谢煐离开大营是在七月初五,于七月廿七回到营中——这是白殊先前预计的,山谷中的病患基本能治愈的日子。

  白殊有些好奇:“天子会杀儿子吗?”

  白殊靠着软枕忍受着颠簸,问同在车里的张峤:“这武凉知县竟能糊涂到这般地步。等青州的事揭开,他会怎么样?”

  送走张峤,白殊凑过去看一眼谢煐手上的汇总,不过这时代的记账方式他连看个数字都费劲得很。

  再往下走,便与昨日出城的那队东宫卫会合。一行人同行一段,之后分成两队。张峤领着一半人带几箱账与俘虏回大营,白殊和谢煐去往受灾县,继续巡视工作。

  谢煐直接抓了一批人按律治罪,吓得两个知县全都乖乖地去病区守着,县中富户也自发地捐了一批物资。

  白殊仔细回想片刻,自己的确是从未听说过那两位皇子的事,看来已经成了京中禁忌。

  又问:“那我让人去唤五娘子过来?”

  “会。”谢煐眼中闪烁几下,“他最忌讳两件事,一是宫中膳食,一是兵权。以前有次他生病,当时最受宠的四皇子侍疾,后来查出四皇子经手的粥中有异,四皇子当即被下令圈禁于宫中。还有三皇子,因为求娶羽林军前一任大将军之女,同样被找理由圈禁。这两人在被圈禁之后,都是没几个月就‘病逝’。”

  山谷中病患虽多,但都是同一时间段染疫发病。在白殊和大夫们摸索总结出最佳治疗方案之后,也开始大批量地快速康复。

  白殊没多劝,只想着回去了直接往他院子里送就是。

  一旁白殊笑道:“先前我封侯之时,天子赏了不少补身好药,等回去分点给你,好好调养下。”

  谢煐看他一眼,温声道:“放心。平王他们只有和我们做交易这一条路,别无选择。”

  谢煐先召来张峤问:“账理得如何?”

  小半个时辰后,扎巴被东宫卫领进帐中,按胸向两人行礼问好。

  “太子殿下、楚溪侯,小人一直等着给您讲行商趣事。”

  谢煐让他坐下:“这里没外人,你先说说葛西尔让你来青州干什么。”

  扎巴闻言,目光瞥过一旁抚猫的白殊,但也很快收回,正色道:“首领前段时间抓到个当时逃掉的人,问出史更汉果然未死。不过那人知道的也不多,这两年他们跟着史更汉四处躲藏,最后在青州走散。

  “祭司就让我带人到青州探查下,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。我不像他们两人那么打眼,只要不去京城那类查得严的城,四处走也不妨事,汉人通常都记不太清胡人的模样。”

  谢煐听得微蹙起眉:“那你探查到什么了?”

  扎巴;“还真查到一点。史更汉在青州辗转过几个城,一直在打听一个叫伏龙教的教派。我费了不少力气才挖出一个那教里的人,跟着他来到青淄县,见他去接触祝五娘那群人。”

  谢煐和白殊禁不住对视一眼——竟然都和伏龙教扯上关系?

  不过,扎巴说到这里却是双手一摊:“接着就突然发了水患。当时我在五娘子她们村,跟着他们一同撤到高处。但没见着那个伏龙教的人,不知道是先走了,还是被水冲走了。

  “再往后,我们就随着灾民一块被迁到这里。谷里现在还有我十几个弟兄,其中好几个染上疫病的。幸好楚溪侯给治好了,不然我怕是连他们的骨灰都捧不回去。”

  说完,扎巴再次右手按胸,对着白殊行了一礼,白殊也笑着回以颔首。

  谢煐道:“伏龙教我会让人追查,等谷中灾民回村之时,你们就撤回去吧。”

  扎巴干脆点头:“太子若有不方便出面的时候,随时可传信与首领,我还能再带人出来。”

  谢煐于是先按下这事,又问他:“你既已接触祝五娘这么久,觉得她如何?”

  扎巴胡子下的唇扬出个有点高深的笑:“我看他们村子相当不简单,完全是个兵屯的模样,村人大多也令行禁止。当时大水还未到,五娘子的人先观察到村边河里水位猛涨,就鸣锣喊人上山。那些村人似乎平日就有逃灾准备,家家都是提上差不多的东西跑出来。

  “五娘子在附近这几个村里应当威望不小。来到这里后,安排灾民、施粥施药、隔离病患,都是她带头在组织,灾民们也愿意听,没怎么见反抗的。到后来绑平王等人之时,虽然乱过一阵,但有鹰扬卫兵士加入,也很快平静下来。

  “不过,我倒是没想到她们会要求朝廷再派人治疫。因为我自称商人,去过的地方多,当时她们找我打听有没有见过此种疫病,我就提了下太子殿下与楚溪侯说不定会有办法,没想到你们还真来了。”

  谢煐再问过一些细节,便让扎巴回山谷,帮忙唤五娘子过来。

  白殊观察着他神色,问道:“你猜到五娘子的来历了?”

  谢煐略一点头:“前朝有个姓褚的将军很得民心,但在末帝时被人陷害至死。不过当时京城已经乱起来,听闻他的家人逃了出去。

  “齐地登州就是那位将军最后镇守的地方,而五娘子实施的那种强制隔离之法,也很有军中防疫的作风。民间因为各种人情世故,手段通常会温和许多,效果自然也差上许多。”

  白殊略算了算:“前朝被灭有将近九十年……”

  谢煐接道:“褚家军遗风尚存。”

  白殊与谢煐今早已去看过山谷病区的情况,此时又将五娘子唤来,显然是另有他事。五娘子进帐后却未见一丝慌乱,只恭敬地对两人抱拳行礼。

  谢煐没叫坐,只盯着她的双眼道:“褚氏五娘,你既想让村人无恙,现下可有话要说?”

  五娘子缓缓跪下,脊背却挺得笔直:“太子殿下若要拿人问罪,匪首五娘一力承担。还请殿下放过从犯。”

  谢煐沉声低喝:“你们与伏龙教是如何勾结的?”

  五娘子面上露出了明显的惊讶,目光停在谢煐脸上片刻,又转而看看白殊,最后弯身磕了个头。

  “殿下明鉴,我们村子与伏龙教没有一点瓜葛。”

  她抬起身后继续跪得笔直,清明的双目回视着谢煐。

  “伏龙教中有一香主,家里在前朝之时曾与先祖共事。前段时间的确来寻过我,想发展我们村子入教,但已被我严词拒绝。我们对伏龙教确实一无所知。

  “殿下想必已经猜到,祝家村是我先祖的亲兵迁来成村,至今依然保留着些许行伍作风。在前朝末年战乱之时,附近几个村得祝家村庇护,后来也多有通婚,所以对祝家村颇为信服。

  “到了现下这一代,五娘我多得各位父老抬爱,忝为村长。大家既愿意跟着我,听我的,那我也得为大家谋个好出路。伏龙教那等不知根底的民间教派,五娘又怎会让村人去沾染。”

  谢煐盯着她看了片刻,突然感觉有人轻轻在自己后腰拍了拍,目光又往身旁的白殊瞥过去,这才叫了起。

  他没说信,也没说不信,只对五娘子道:“你安排一下,今晚我要见青州知州与通判。”

  五娘子亦没有多问,躬身行礼后退了出去。

  白殊提议:“要不,我让小黑进山谷,偷听五娘子他们如何商议?”

  谢煐转眼看向他怀中黑猫,伸手过去顺毛,没有同意:“他们认得你的猫,还是不要冒险。”

  白殊续道:“以五娘子的聪慧,该知道勾搭上奇奇怪怪的教派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
  “嗯。”谢煐放缓神色,“我观她前后言行,刚才那话该是不假。你先前的想法,过后可以找她提一提。”

  白殊回他一笑。

  谢煐收回手站起身:“回去吃晚膳吧。”

  白殊起身跟在他身后慢慢走。

  怀中小黑突然勾起尾巴,在白殊手臂上点了点。

  “以后,你最好别在他给我顺毛的时候对他笑。”

  白殊垂头看向它:“啊?”

  小黑撇着耳朵抱怨:“本来还顺得挺舒服的,你一对他笑,他就掐了我一下。”

  白殊:“……”

  夜晚的山谷中,在东宫卫的环绕之下,青州知州与通判被带到谢煐与白殊面前。

  大概是因为谢煐这次提前说了,这两人明显被人刷洗收拾过,虽然依旧是头发胡子乱糟糟,但至少身上没有了酸臭味。

  谢煐让两名东宫卫将他们养私兵的账目汇总拉开给他们看。

  知州才看两眼,就面如死灰地紧闭起双目,通判也是全身颤唞。

  谢煐挥挥手,让人收了账目,淡淡道:“现下你们养的私兵都已被孤以剿匪的名义捉拿,往来账目皆在孤手中。”

  知州呆愣愣地看着前方地面没反应,倒是通判从“剿匪”这词中听出点不一样的意思,眼中燃起一丝希望,抖着唇问:“太子的意思是……”

  谢煐:“你们若想保住族人,便自己上奏,供述在任期间与贼匪勾结、冒充官船走私一事。如此,那些账目孤可封存。”

  知州这时也醒过神来,和通判对视一眼——只是勾结,不是养兵!那掉的只是自己的脑袋,至少三族能保下来,流放的家人也有活下去的可能。

  通判赶紧重重叩头:“罪臣愿上奏!”

  知州紧随其后:“太子想要罪臣奏什么,罪臣就奏什么!”

  谢煐续道:“以及此次两县堤坝被毁,皆要如实供述。至于被抓进山谷,则是因你等与贼匪分脏不均,你等想引疫病给贼匪,却被贼匪先下手,骗来此地抓进谷中。而祝五娘等人,只不过是被贼匪控制的棋子。可都听明白了?”

  知州和通判抖着身子,颤声回道:“听、听明白了……”

  谢煐让东宫卫给他们搬来案几,摆上笔墨,直等到他们各自写完请罪奏章。

  最重要的奏章拿到手,白殊才开口问:“我奇怪很久了,你们到底为什么要杀掉这些灾民?”

  知州和通判颓丧地瘫在地上,事到如今,也没什么好再瞒。

  知州道:“我们被黄四骗了……他知道我们养私兵的事。因着我最长的九年任期将到,便想收手,黄四不满意,一直劝我们换个地方继续干。”

  通判续道:“后来见我们不同意,黄四趁着我们毁堤,放出假消息,让我们误以为有人偷了养私兵的账目混进灾民当中……”

  谢煐继续问:“那黄四到底是什么人?”

  知州摇摇头:“我只知他是从岭南来的,我上任时他已在青州做了两年买卖。”

  通判能说的多一些:“其实那金矿是他最先发现,便派人进京撺掇平王,这事好像连平王都不知。我有次和他喝酒,他喝多了两杯,就说漏了嘴。过后我再想套他话,他都不承认。”

  白殊和谢煐对视一眼——这伏龙教竟是牵扯得这般深。如此看来,伏龙教一开始是哄骗平王,跟着捞钱,现下两边闹翻,又想在青州挑事。要不是五娘子没有和他们勾结,这次疫病怕没有这么简单就能平息下去。

  可惜知州和通判也不知道更多。

  谢煐带着白殊站起身,冷眼看着两人:“记住,抓平王和你们的,是与你们勾结的贼匪。”

  两人再次伏拜在地,颤着声答应。

  平王已经不记得自己被抓进山谷多少时日了。

  一开始他还有力气自叫骂,但喝过几天稀粥之后,他饿得只能尽量躺在地上不动弹。

  后来过了好些天,送饭的人突然换成两个穿武威军服的卫士,饭菜也终于变好一些,至少能吃饱。

  这两个卫士告诉平王,按照山谷中贼匪的要求,太子已经来到此地治疫,所以他们将军才能派人来给平王送饭。

  平王破口大骂:“谢煐人都到了却不先来救我,我看他就是想我死在这里!”

  卫士皱着脸劝:“贼匪这边染疫者太多,太子怕人冲出去将疫病扩散开,不敢冒险,只得委屈平王再等一段时日。”

  这“一段时日”一等就等到现在。

  平王被关得偏僻,只要不吵到外面看守之人,便没人管他。他每日吃完饭就开始咒骂,直骂到肚子饿了吃下一顿。

  这天黄昏,平王摸着开始打鸣的肚子,等待那两个卫士送饭来。

  可左等右等,等到天色都擦黑了,也不见人。

  平王终于忍不住走出帐篷,却发现外面的栅栏门竟是打开的,看守之人不知去向,而且更外头还隐隐传来嘈杂叫喊的声音。

  他有些狐疑地走过去,嘀咕道:“不会是什么圈套吧……”

  就在这时,那两个送饭的卫士终于出现,却是双手空空。

  两人脸上又惊又喜,奔到平王身边就来拉他,嘴中急道:“平王快跟我们走!外面贼匪闹内哄,乱起来了!”

  平王闻言也是大喜,连忙在两人的搀扶下往外跑。

  出到外头,果然见四处乱糟糟的,灾民都在跑,还有两派人在拿刀打斗,也不知是些什么人。

  一个卫士急急地道:“上山坡走林子!山谷里太乱了,怕被误伤!”

  平王此时顾不上那么许多,只埋头跟着两个卫士一路往外逃。他跌跌撞撞地爬着坡,被卫士们连拉带拽,也不知道跑出了多远。

  就在平王觉得自己要撑不下去之时,背后突然响起一声大喝“平王小心”,紧接着又传来一股大力。

  平王被推得脚下打滑,咕噜噜地往下滚了一段,才扶着脑袋勉强坐起身。

  然而,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两个胡子拉碴、眼如铜铃的壮汉,肩膀上还扛着长刀,一看就是凶恶之徒。

  壮汉一弯下`身,嘿嘿一笑:“送上门的肥羊嘿。”

  平王惨叫一声,想爬起来跑,却又浑身无力。

  壮汉二道:“赶紧收拾掉,别废话。”

  壮汉一咧着嘴,抬起腿狠狠一踢。

  平王只觉下方传上一股巨痛,双手反射性抓下去,却是连叫都没能叫出来,就翻着眼睛晕倒在地。

  这时,上方两个穿武威军服的卫士滑下来,看看倒在地上的平王,一边往这边走一边问:“没弄死他吧?”

  踢人的壮汉回道:“应该没吧,我留着力了。太子这要求可有点为难人啊,又要踢废他,又不能让他死。”

  另一个壮汉蹲下`身,拉起平王的手把了会儿脉,站起身道:“没死,痛晕了而已。暂时该是废了,以后有没有神医能救回来,我们也不敢保证。还请代我们向太子说一声。”

  卫士一对他们笑笑:“也请代为转告扎巴将军,辛苦他和五娘子演这一出。”

  卫士二补充道:“殿下说,待下次你们随葛西尔首领进京,他请好酒。”

  四人寒暄过两句,各自分开。两个卫士弯身架起平王,向着谷外走去。

  这一切,都被站在更高处的谢煐与白殊一行人收入眼中。

  薛明芳“嘶”了一声:“隔这么远看我都觉得疼。”

  他身旁的贺兰和却是毫不留情:“谁让平王肖想三郎,该。”

  薛明芳摸摸鼻子,凑到他耳边低声道:“他要是敢肖想你,我也会给他来这么一下。”

  谢煐抬手在白殊背上轻轻一拍:“天暗了,下山吧。”

  他转身当先走出两步,发现白殊没跟上,不解地回头看来。

  白殊扬起唇,笑得眉眼弯弯:“嗯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yes.cc。哦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oye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